对于香的制作,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一脉相承的理论,有一个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。中国的传统香,与中药的制作很相似,以天然香药和中药材为原料,也有各种各样的配方。不仅芬芳馥郁,还有清心、安神、开窍等很多养生功能。人们把传统香的制作概括为:“得之于药,制之于法,行之于文,成之于心”。就是说:传统香的制作,要以天然香药材为原料,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,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,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,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。
传统香的外形丰富多彩,我们经常使用较多的有线香、盘香、塔香等等。下面,我们就以线香和盘香为例,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传统香的制作方法。
一 制备原料:
制作传统香之前,首先要制备好所需的原料。传统香的原料一般包括四个部分:他们分别是香料、发酵药、粘结料和附加性材料(蜂蜜)
香料:是传统香最核心的部分,它决定了香气的特征、香的功效、以及香的品级和档次。包括天然香料和一些中药材。天然香料,如沉香、檀香、安息香、麝香、乳香、降真香等;中药材,如川芎,草豆蔻,独活,山奈、香附子,辛夷,公丁香等。由于天然香料基本都收入了中药材,所以历史上“香”和“药”是不分的,统称为“香药”。这也是传统香和现代化学香的不同之处。现代化学香不用香药,而是使用人工化学香精,所制的香已经失去了养生养性等许多功效而且有毒。
制作传统香,首先是要综合考虑香的用途、香型、品位等因素,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来选择香料。例如,泽兰、蕙兰、椒树、桂树、艾蒿、郁金、芸香等,多用于文人雅士的香;沉香、麝香、龙脑香、龙涎香等品行华贵的香药,多用于宫廷御用香,栢香、安息香、降真香等品性清奇的香药,则多用于道教、佛教用香。
采购香药时,也要注意辨别香药的真伪和品级;注意辨别香药是天然生长的,还是人工养植的;采购来的天然香药,即使品质优良,也仍然是“生”香药,若直接用来制香,未必能有好的功效,甚至适得其反。所以,还必须再根据香药的品种、产地等特点,施以相应的特殊处理,才能使其功效充分发挥,并消除可能具有的毒副作用,这就是香药的“炮制”。这个我在第一讲已经单独的讲了。
按照配方中开列的各种香药一一炮制之后,接下来就要将这些香药按比例混合起来了,我们称为“配药”。有很多种香,配药之后就要用专用的设备把这些药磨碎,古代一般使用石磨、药碾子等工具来研磨香药;现在就用水冷研磨设备了。
有些香药,不适合与其他香药混合在一起研磨,需要单独处理。比如,一些树脂类的香药,或容易挥发的香药,大都要单磨。
研磨之后,香药材成为粉末状,也称为香粉。到这里,制香的原料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,香粉就置备完成了。
粉末状的香粉比较散,不容易结成一体,所以还需要添加一些起粘合作用的材料。我一般用印尼的天然植物粘粉,印尼的好粘粉不仅有良好的粘合性,还能使香更有韧性和弹性,更结实,不容易折断,而且粘粉也是一味中药。
在下面就要把粘粉与香粉搅拌了,做线香加粘粉的比例在19%左右,盘香要加25%左右。这个有依据香粉而定,有的香粉有粘度就要少放。在拌粉前我还要加发酵药、蜂蜜等,为了后期存香时,有利于香的自然淳化。
在多次搅拌后就要上机子出香了,这个过程我会给大家拍视频。
最后是阴干及整形。刚做完的香不能太阳暴晒和用烘干箱烘干。这样会损失线香的香气。
香厂一般在存放一年后才能把香投放市场。大家看看好香贵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