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讲打粉前香料的不同炮制法:
传统香不仅在香料配伍方面十分考究,而且对于香料的炮制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,“不及则功效难求,太过则性味反失”,炮制得当与否,直接影响着香的质量。香料的炮制与中药的炮制有相似之处,但又有很多差别。
同一种香料,用在不同的香里,炮制方法常常也不一样。从总体上说,炮制香材的目的,一是去其杂质,便于使用,二是导顺治逆,理其药性。
恰当的炮制可以加强香材的药性,使其功效充分发挥出来,并消除可能具有的毒副作用;此外还可以根据配伍的要求,使用特定的炮制方法使香材的药性发生改变。先讲香料的炮制都有哪几步:
1、修制
修制可使香材纯净,二是做切制、粉碎处理,即采用拣、摘、揉、刮、筛、凉以及切、捣、碾、镑、挫等方法,除去杂质、多余的水分、变质的部分及其它非药用成分,并使其大小规格满足要求。如,龙涎香需要清除其中的砂石,沉香则要清除泥土等。
2、即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香材;可清蒸,也可加入辅料;蒸的火候、次数视要求而定。此法既可使香材由生变熟,也可调理药性、分离香材。如笃耨香黑白间杂者,必须分离单用,其法为,以瓷器盛香入笼中蒸,沸后约半小时则白浮于上黑沉于下,分而用之即可。
3、用清水或加料浸煮,主要目的是调整药性,去其异味。如制甲香,即需先用碳汁煮,次用泥水煮,最后用好酒煮。或用米泔水浸多日后,再用米泔水煮,待水尽黄气发出时收,凉后再火炮。
4、根据需要或清炒或料炒,火候上有炒令黄,炒令焦等。如制檀香的方法之一是,选好檀香制成碎米粒大,慢火炒令烟出紫色,断腥气即止。
用液体辅料拌炒,使辅料渗入和合于香材之中,以改变香材的药性。在制香中常用的辅料主要有蜜、梨汁、酒等。
用武火急炒,或加沙子、蒲黄粉等一起拌炒;炮与炒只是火候上的区别,炮烫用武火,炒炙用文火。
5、烘焙,将香材置于容器(瓦器等)中加热使其干燥。
6、水飞,把粉碎后的香材加水研磨(其粉末即“飞”入水中),再将液浆静置沉淀,将沉淀物晒干研细备用。此法能防止香材在研磨时粉末飞扬的损耗,又可分离出香材中可溶于水的成分,使香更加细腻。
您看到我打粉前的一箱箱的不同香料,其实是我事先依据其药性提前炮制过的。
我用檀香举例:
产于湿热地区的檀香,香气淳厚,是一种重要的香药。但是,未经炮制的“生”檀香则多躁火之气,所以传统上都不直接用它来配香,而是先进行炮制,使其火气消失,香气更加纯正。
首先,将大块的檀木劈开,劈成利于研磨的尺寸,一般长2~3厘米、粗3~5毫米就可以了。然后将劈好的檀木放在盆中,用大紫沙壶浸泡上等乌龙茶或云南团茶,一边翻动檀木,一边用热茶淋洒。洒匀之后,盖住盆口,防止檀木的香气外泄。使檀木浸在茶水中约72小时,并且每隔5小时要翻动一次。随后的工作就是把檀木凉干;将浸泡好的檀木均匀摊开,放在通风较好,没有阳光的地方阴干,直到干透。等到檀木晾干以后用粮食酒将蜂蜜稀释,通常每500克檀木,用粮食酒200克,蜂蜜100克。将稀释好的蜂蜜倒入装有檀木的盆中,不断翻动,使蜂蜜与檀木全部浸匀。密封放置3天,每天翻动一次。3天以后再把檀木晾干;将浸泡好的檀木均匀摊开,也是放在通风较好没有阳光的地方阴干,直到干透。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对檀木进行炒制;将晾干的檀木在锅中炒制,先用大火炒五分钟;再用中火炒20分钟;最后用小火炒10分钟,等到锅上有紫色气体升起就说明檀木已经炒好了。
太费功夫了,所以好香难求啊!